记功奖励对象公示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人社部规〔2018〕4号)文件规定,拟给予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集体记大功,校长马宏同志个人记大功。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2019年5月8日—?5月14日。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书面、电话、来访等形式向市人力社保局、渝中区人力社保局反映。个人反映问题的,要求署真实姓名。
联?系?人:市人力社保局 蒲??实
联系电话:86867818、86868702(传真)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春华大道99号
邮政编码:401147
联?系?人:渝中区人力社保局 杨凤鸣
联系电话:63765136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和平路211号
邮政编码:400010
附件:拟记功奖励对象事迹简介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5月8日
附件
巴蜀小学校事迹介绍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是一所拥有86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名校,坚守“创造一个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的办学宗旨,一代代巴蜀人顺应时代,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躬耕教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形成“创造”与“个性”兼具的学校文化。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规划,巴蜀小学不断回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不动摇,办学成绩显著。现把其事迹简要介绍如下:
一、坚持立德树人办学方向,素质教育常态化推进
巴蜀小学在长期的素质教育办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先进的思想立校,以厚重的文化育人,以创新的实践强师,强化团队和课程建设,形成了个性鲜活的校园、健康灵动的学生、包容智慧的教师,近几年来育人成果屡获市区级奖励达数百次之多,办学成绩斐然,仅全国最高级别的育人案例评比——教育部优秀育人案例评选巴蜀小学2011、2015、2018年三届榜上有名;该校中年教师丁小彦通过层层评选,最后获国家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小学仅3人);青年语文教师冯栎钧代表重庆参赛获全国小学语文现场赛课一等奖第一名,创造重庆此项赛事的新纪录;技术赋能教育研究成果《泛在课堂实践研究共同体》获教育部2018年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立项研究(全国仅18个项目获批),入选教育部试点项目。同年,巴蜀小学网络学习研究成果,入选教育部《网络学习空应用普及活动》答辩名录。
巴蜀小学始终践行“教育是‘做’的哲学”。十多年来,小学校坚持自主教研,创生了“工作坊”教研方式;坚持每年定期向全国开放自己的教学成果,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举办《小学教育巴蜀峰会》,广纳全国教育能人志士相聚巴蜀,攻艰克难,分享成果,直接参与人达6000余人,共享智慧,建成小学教育巴蜀智库。
多年的安静务实和潜心研究,重庆市巴蜀小学成为了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标杆学校。近十年来接待来校学习教师近万人,形成了一个强大全国实践研究联盟,办学质量得到教育同行的首肯,北师大资深教授裴娣娜盛赞巴蜀:“巴蜀草根式实践性改革走到全国前头”;中国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点赞:“巴蜀小学的课改,以课程综合化实施为背景和理念,以儿童真实情境中的学习为途径,以思维品质的发展为核心,以学习活动设计为基本策略,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支撑,给核心素养与教学变革带来了重要启示,极有学习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亲笔提赠“素质教育看巴蜀”,以示肯定。
作为重庆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学校,十余年来重庆市巴蜀小学以文化为纽带,通过“1+1+N”的方式,采取取长补短的互助共长研修机制,成功把学校实践成果辐射到重庆区县,引领200余所区县学校开展改革,让逾100000人次的师生分享了巴蜀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体现了一所学校在办人民满意教育中的责任与担当。
二、坚持创新驱动,课改成果获国家特等奖
2001年,重庆市巴蜀小学校作为国家新课改首批实验学校,基于对儿童成长规律的认识,针对课改中“学科至上”及与之相反的“去学科化”倾向,启动了“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改革。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巴蜀小学校课改成果《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荣获教育部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该研究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国家课程为主干、学科育人为基础,历经多年实践探索形成的以“学科+”为显著特征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模式;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在一所学校落地的系统解决方案;探索了发展素质教育的可操作、可借鉴、力求把握综合化实质的行动路径。重庆市巴蜀小学成为国家教学成果奖设置以来全国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基层小学校,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特等奖获得者,实现了中西部基础教育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代表了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方向。重庆市巴蜀小学十八年的探索实践,形成的《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创新了素质教育范式,在“做的哲学”中创生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鲜活经验,在国内外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重庆市巴蜀小学校与贵州、广州、北京等全国近30省或直辖市,与美国、英国、柬埔寨等开展学术交流,影响12个国家及地区近1000所学校。2019年3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在重庆市巴蜀小学校举办全国教学成果推广首场会议,推广巴蜀经验。
马宏同志事迹介绍
马宏,女,中共党员,1967年7月生,现任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该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教育初心,坚持教育实践,勤勉工作,以身示范,在不同岗位上讲述着自己“立德树人”梦想一点一点实现的幸福。特别是近十年来,带领团队在传承中发扬,持续研究,不断践行与丰厚着“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同老师们一起,用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静好,生长起一所小学文化的力量,描绘出学校始终以人为本,成就学生,成全同事,发展学校,成长自己的美好图景。
目前,巴蜀小学在长期研究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巴蜀用“做的哲学”,找到适合学校发展的六大关键要素进行建构和链接融合研究,一年一个重点,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深化、再推广,不断循环深化,螺旋式深度递进,将小学的基础性、实践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等国家意志落实在一所学校的常态优质上,为师生发展创造了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机会,从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马宏同志作为该成果总负责人,主持并参与研究的全过程,始终秉承教育是“做的哲学”,带领团队在追问中厘清价值,在行动中总结方法,以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探索,自下而上的现场创新推动思想丰厚。无论是申报项目的调研阶段的价值取向确认;还是申报项目准备阶段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及研究设计;或者是实施阶段带领全体巴蜀人“一起做、做起来、做出来”,特别是在“做”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为何做”的追问,始终关注“持续做”的内生动力激发,形成活力,促进师生主动成长;也包括成果总结阶段提炼研究、撰写成果报告及逐级申报工作等,倾注了她本人的智慧付出。整个项目研究坚持整体设计,选点突破,在持续的渐进温和改革中,实现了巴蜀素质教育探索的新跨越。
附:在线注册个人信息,及时了解人事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