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重庆人力资源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其他频道 > 最新资讯 > 推动文化和各项产业深度融合 助推文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2019中国(重庆)城市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推动文化和各项产业深度融合 助推文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2019中国(重庆)城市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作者:www.cqshr.com 时间:2019/9/13 阅读:178次

9月12日下午,第八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论坛——2019中国(重庆)城市文化发展论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全国的政、学、商及文化旅游界人士出席论坛,共议文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bfe91c8e261c433f9aa5de968508aeae.jpg

九月十二日,2019中国(重庆)城市文化发展论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齐岚森 龙帆 摄

本次论坛由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主办,以“文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分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两个环节。

在主题演讲中,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傅小凡作了题为“城市精神与形象”的主题演讲。他以厦门城市发展的历程为例,用哲学与人生、思辨与生活的视域,对城市精神与形象进行了论述。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以“文化自信与重庆文化体系”为题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重庆要增强全市文化一盘棋意识、大力培养文化人才等,把文化推向既特色突出,又繁花似锦的新境界。”

在圆桌论坛上,北碚区委书记周旭,璧山区委书记蓝庆华,南川区委书记丁中平,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朱茂,遵义长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可仁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分享了如何运用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文化与各项产业深度融合,创造和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助推文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主题演讲》》

d549899f569a4e4c9580d4363563efae.jpg

周勇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

增强全市文化一盘棋意识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表示。

在他看来,重庆3000多年的发展史孕育出了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文化现象,居于主体地位的巴渝文化、革命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是重庆历史文化体系顶层最具代表性和符号意义的文化元素。这被他称为“2+4结构”。

其中,巴渝文化、革命文化是重庆文化的基础,是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重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形成今日重庆人文精神和重庆人、重庆城性格特征的文化基因。

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是重庆历史文化的特色。它们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至今仍是重庆历史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因素,是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勇认为,做好新时代重庆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就要以重庆文化新体系为引领,提升城市人文品质,建设具有中国气象、巴渝特色、万紫千红的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首先,增强全市文化一盘棋的意识,把重庆文化推向既特色突出又繁花似锦的新境界。各区县要提高文化站位,以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从市委提出的重庆文化新体系中找准自己的文化定位,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区县文化,共同汇聚成彰显重庆文化新体系的百花园。

其次,以重庆文化新体系为基础,谋划创作一批文化新作品和旅游新项目,使之落地见效,推动重庆文化在新时代的大发展、大繁荣。要以重庆文化新体系所提炼的六种文化形态为基础,系统梳理本土题材,新创作、规划一批能够代表重庆文化内涵、文化品位、文化形象、文化实力的文艺作品和旅游项目。

再次,抓住各自文化中的重大问题、核心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夯实文旅融合的基础。包括合川钓鱼城之战的世界意义、大足石刻与南宋历史的关系、彭水苗族文化调查研究、丰都鬼城文化的时代价值等。

最后,把培养文化人才放在战略性位置上,为凝聚文化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要提升他们文化活动的策划运筹能力、文化内涵的揭示提炼能力、文化作品的本土原创能力、文旅融合的导向把关能力、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能力,其中核心是文化作品的原创能力。

f4ade5b2b9e44faabeef76b1c1f9c882.jpg

傅小凡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傅小凡:

展区应有设计感 展品应突显特色

“重庆的‘双晒’活动办得很好!”9月12日,“2019中国(重庆)城市文化发展论坛”主题演讲嘉宾之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傅小凡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时说,“重庆38个区县(自治县)参加文博会,展示‘双晒’成果,这将让市民更加热爱重庆、让世界更加了解重庆。”

傅小凡认为,各区县(自治县)一把手带头晒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这可以让各区县更清楚地认知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我在N1馆‘晒文化·晒风景’成果馆参观之后,发现各区县的展区设计、展品的差异性不够强,让人留下的印象不够深。”他建议,在展区设计方面,应该更有设计感,让人过目难忘;在展品选择方面,应该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选择当地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参展,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强烈感受到当地的“颜值”和“气质”。

傅小凡说,在展商的选择方面,主办方应注重筛选,以提升文博会的专业化程度。他建议,应有针对性地邀请和重庆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产业项目参展,推动这些产业或项目落地重庆,助力重庆文旅融合发展和城市人文品质提升。

“重庆是一座移民之城,这座城市的血肉中有着开放的基因。”傅小凡说,抗战时期,重庆包容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重庆应该注重挖掘抗战文化的时代内涵,“例如,重庆人民在抗战期间面对日机轰炸,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这种不屈服的精神就应该传承下去。”

傅小凡认为,重庆还应注重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部门提升服务意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助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是基础,只有经济水平提升了,文化才能更加繁荣。”

圆桌论坛嘉宾观点》》

61cd927411fa4b4490b06cdc78a3efcf.jpg

周旭

北碚区委书记周旭:

以文化繁荣涵养城市绿色发展

“作为全市科教强区和文化大区,北碚目前的探索实践是,立足文化和生态优势,以文化繁荣涵养城市绿色发展,为高品质发展赋能,为高品质生活添彩。”北碚区委书记周旭表示。

首先,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大力弘扬生态文化,自觉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举全区之力推进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有机统一。保护好、利用好历史人文资源,构建“1+N”博物馆群,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和统战文化教育基地。

其次,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以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恒大国际温泉旅游健康小镇等为支撑,打造温泉谷生态文旅产业带;以偏岩古镇综合开发等项目为支撑,打造特色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带。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依托重庆自贸区蔡家区域,聚焦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布局文化产品贸易聚集地;依托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重庆高新区歇马拓展园,打造数字文化智能产业聚集地等。

最后,培育创新文化品牌。持续巩固拓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好城市交通、城市建筑、城市绿化等“公共表达”文章,推进城、景、文有机融合,提炼和培育“巴山夜雨 温泉故里 自在北碚”城市文化品牌。深化与西南大学校地合作,培育创新、创意、创业文化,为城市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1fc4a6b62b2742acbe4597854253ff21.jpg

蓝庆华

璧山区委书记蓝庆华:

将生态文化基因植入市民生活

蓝庆华表示,璧山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儒雅璧山、田园都市。儒雅是城市的文化,田园是城市的底色。“近年来,我们一直秉持将生态文化基因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植入党委政府的决策之中,这样才能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璧山是一座公园之城,公园和生态是璧山的资本,我们倍加珍惜。”蓝庆华介绍,之前,璧山被称为“西部鞋都”,污染严重。痛定思痛,璧山关掉了小作坊,开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下,璧山正将生态文化和生态农业进行有机结合,打造主城的花园、果园和菜谱;基于优美的生态环境,璧山将重点发展医疗服务、健康养老养生、健康旅游等产业,积极打造“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生态文化还可以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田园式的生态公园;生态文化融入田园乡居也将成为一个趋势,田园式的生活环境将成为更多市民的追求目标。

“山头不推,稻田不填,这是我们打造璧山这座小城的理念。”蓝庆华说,璧山把自身打造成“田园都市”,想实现的是真正的城乡融合发展,使全域都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寻得到文化之“根”,这座“小而美”的城市,将变得更加“儒雅”。

b57e059c386f430eacc3e62e6766126c.jpg

丁中平

南川区委书记丁中平: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提升城市美誉度

“南川因山而生、靠山而兴,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金佛山孕育了南川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医药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同时还造就了南川人‘执着坚守、拼搏奋斗’的精神基因。”南川区委书记丁中平表示。

近年来,南川一直致力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豪感,把宣传效果落实在发展成果上,从中医药文化、茶文化、竹文化三种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衍生出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产业。

比如,南川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来培育,打造“种、加、销、医、养、研”全产业链。通过发展产业来传承中医药文化。目前,南川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37万亩、产量达5.2万吨,全市唯一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也已落地南川。

推进以茶叶产业为载体的市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培育“金佛山古树茶”“金佛玉翠”公用品牌,努力建成重庆规模最大、国内一流标准的茶文化体验中心,做大做强茶文化;启动方竹笋速冻生产线建设,将“竹林刀客”采笋、品笋体验融入旅游中等,做大做强竹文化。

精读一座山、深耕一座城、心居一片田。南川正以金佛山景区为核心区域,以南川城区、生态大观园区为重要功能区域,整体设计“金佛山—城区—大观园”景城乡一体化发展布局,打造城区至金佛山“景城一体”旅游经济带、大观园“景村一体、农旅融合”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带,推动景区、城市和乡村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营销、一体管理、一体服务,提高含金量,打造升级版,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de3c458c725440079d92fb2f7f2c4728.jpg

朱茂

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朱茂:

发展文化产业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在我看来,更多是指向文化旅游的体验与享受。因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应时之需、应势之需。”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朱茂在圆桌论坛上分享了他的观点。

他进一步阐释称,文化产业具有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外交等多重价值,并强调重庆的文旅产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文化旅游产业新的战略高度和历史定位,着力缩差距、补短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他表示,近年来,重庆在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创新推出了不少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如,在搭建发展平台上,重庆成功争取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旅产业精品项目交流对接会每年来渝召开一次,依托该平台我市近三年招商引资7000多亿元,为重庆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强劲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在深化金融合作上,市文化旅游委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向我市文化产业授信1400多亿元,极大解决了文化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

在突破人才瓶颈上,市文化旅游委与9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以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和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等方式,补齐人才短板。

朱茂提出,“强化规划引导、加强政策扶持、狠抓招商引资、推进重大项目、壮大市场主体、引导集聚发展、培育新型业态,活化文化遗产、对接文化金融、培育乡村市场、扩大消费阵地、突破人才瓶颈”等措施,是推进重庆文化产业大发展切实之举。

f5f5edaf83b849edb73900f3e6facdbe.jpg

何可仁

遵义长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可仁:

让历史文化重新开花结果

何可仁介绍,在距离遵义会议会址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印记,又有当代文创气息的园区——1964文化创意园。该园区以贵州长征电器集团公司长征十二厂原址为主体改造而成,昔日破旧的工业厂房如今已经成为文化创意的集聚区,成为遵义市的文化地标。

据了解,1964文化创意园围绕创意、时尚、休闲、怀旧四大主题,划分为文化创意区、三线建设博物馆、旅游休闲区、艺术广场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主要包括创意办公、多功能展厅、1964美术馆、健身中心、梧桐树广场、岁月广场、主题酒店等。“已经建成的1964文化创意园,在传承历史记忆和工业文明的同时,为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并将发展成遵义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大品牌,也将成为推动遵义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增长的新引擎。”何可仁说。

何可仁表示,随着历史发展,应该让历史文化重新开花结果。他说,历史文化是一直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历史文化会以不同的形式加以呈现。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要反映历史文化变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承了过去的文化、传承了过去的精神之后,要将其发扬光大。


附:在线注册个人信息,及时了解更多资讯 

来源:www.cqshr.com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