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优化人力资源市场要素配置 | 规划建设一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市场),促进两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支持泸州、绵阳、乐山、荣昌、大足、垫江等省(市)级产业园做大做强,新建一批省(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 12月 底前 | 各新批准成立1~2家省(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 四川省人社厅流管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流动处 | 四川省人社厅规财处、就业处 |
2 | 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论坛” | 搭建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双方展示、对接、洽谈平台,加大川渝两地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12月 底前 | 举办1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论坛。 | 四川省人社厅流管处、人才交流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流动处、市人服中心 | 四川省人社厅规财处、就业处、中雇所、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 |
3 | 全面施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许可备案、分支机构设立和从业人员资格互认 | 联合下发《关于做好两地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等工作的通知》 | 6月 底前 | 形成正式文稿,印发四川各市(州)、重庆市各区县。 | 四川省人社厅流管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流动处 | 四川省人社厅法规处、人才交流中心、中雇所、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 |
4 | 完善两地公共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平台 | 实现系统互联,政策及就业等信息共享 | 持续 推进 | 川渝两地业务异地协作协办。 | 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省就业局,重庆市人才中心、市就业局 | 四川省人社厅流管处、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流动处、信息中心 |
5 | 优化人力资源市场要素配置 | 协作开展查处、打击非法职介、黑中介等行动 | 同步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 | 持续 推进 | 协同联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集中清理整顿侵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妨害有序复工复产和稳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违法行为。 | 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 四川省人社厅流管处、劳动监察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流动处、劳动监察处 |
6 | 打造“智汇巴蜀”“才兴川渝”等人力资源服务特色品牌 | 搭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交流、项目合作、品牌推荐和供需对接平台 | 11月 底前 | 举办1-2场招聘会。 | 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重庆市人才中心 | 四川省人社厅规财处、就业处、流管处、中雇所、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流动处、市人服中心 |
7 | 举办“202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大会” | 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共同营造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园联盟辐射作用,促进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并带动一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 | 10月 底前 | 推动川渝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加强区域行业交流与合作,实现人力资源产业园共建共享。 |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都人才园)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流动处、四川省人社厅流管处 |
8 | 优化人力资源市场要素配置 | 流动人才党员党建主题教育活动 | 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主题联合开展如素质拓展活动、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党日活动。继续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的流动人才党员教育培训合作,加强支部书记经验交流与合作。 | 9月 底前 | 联合开展党日活动。 | 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
|
9 | 联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行动 | 按季交流两地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数据,两地毕业生同等享受对方就业创业服务、重点帮扶、权益保护等扶持政策,共同推进两地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 每季度 | 数据、政策、服务共享。 | 四川省就业局,重庆市就业局 |
|
10 | 共享公共就业服务数据 | 按月交流共享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数据,按季度交流共享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等就业主要指标数据。 | 每月/季 | 共享就业主要指标数据。 | 四川省就业局,重庆市就业局 |
|
11 | 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协同 | 举办川渝创业项目推介会 | 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通过项目推介、资源对接、成果推广、导师交流等活动,开辟川渝两地创业项目交流新途径,共同构建创业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两地创业项目深入合作,实现川渝发展互利共赢。 | 12月 底前 | 对川渝创业项目进行辅导、推介。 | 四川省就业局 | 重庆市就业局 |
12 | 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协同 | 川渝地区创业培训讲师大赛 | 通过联合举办川渝地区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分享创业培训新技术,交流创业指导新经验,提升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教学、教研水平,培养选拔优秀创业培训人才,为参加2021年第三届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储备力量。 | 10月 底前 | 优秀师资评选、优秀课程展示、总结报告。 | 四川省就业局,重庆市就业局 |
|
13 | 2021首届成渝就业创业博览会 | 开展就业协同发展峰会、职业指导模拟大赛、“就在山城·职等你来”线上线下招聘会、扶贫车间产品展销暨创新创业项目对接会、第二届全国小面技能大赛等会、展、赛、研活动。 | 6月 底前 | 签署《“十四五”就业重点合作项目协议》《“十四五”时期川渝职业指导服务协同发展备忘录》,树立一批就业创业典型,促进两地就业创业项目资源对接,两地携手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就业处,四川省人社厅就业处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职建处、市就业局、市人才中心,四川省人社厅职建处、省就业局、人才交流中心 |
14 |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 联合组织开展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加强四川公共招聘网与重庆公共就业服务网对接,举办“川渝企业巴蜀行”、“川渝金秋招聘”、川渝直播带“岗”、就业服务进校园、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公共招聘活动。开展川渝职业指导师大赛。 | 12月 底前 | 完成线上线下公共招聘、职业指导活动,示范引导,推动川渝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合理配置。 | 四川省就业局,重庆市就业局 | 四川省各市(州)就业服务管理局 |
15 | 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协同 | 推动川渝两地公共人才服务异地办理 | 实现川渝两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和转出业务线上办结。 | 8月 底前 | 人事档案接收和转出业务,通过网上办结,实现不跑路。 | 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重庆市人才中心 | 四川省人社厅流管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流动处 |
16 | 川渝合作开展“智汇巴蜀”求职大赛 | 联合举办川渝两地高校毕业生求职大赛,进一步提高川渝两地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川渝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11月 底前 | 组织川渝100所学校报名参赛;评出川渝一、二、三等奖。 | 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重庆市人才中心 |
|
17 | 川渝合作开展“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 | 促进川渝万众创新、大众就业。 | 11月 底前 | 组织川渝部分高校参赛,争取决赛中获奖,营造四川创新创业氛围。 | 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重庆市人才中心 |
|
18 | “智汇巴蜀”公共招聘进校园活动 | 推动川渝高校毕业生有序顺畅流动。 | 10月 底前 | 组织四川50家单位到重庆进校园招聘;邀请重庆组织50家单位到四川进校园招聘。 | 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重庆市人才中心 |
|
19 | 评选200名“川渝劳动关系金牌协调员” | 川渝两地分别评选出本地劳动关系金牌协调员100名,互认后共评为“川渝劳动关系金牌协调员” | 12月 底前 | 评选出200名“川渝劳动关系金牌协调员”。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关系处,四川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 |
|
20 | 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协同 | 建立川渝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专家库 | 在川渝两地高校选聘5-6名劳动关系领域专家组建成专家库,为两地开展论坛、课题和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 12月 底前 | 组建成专家库。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关系处,四川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 |
|
21 | 开展川渝地区企业薪酬调查,建立联合信息发布制度 | 在川渝地区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共享数据,建立联合信息发布制度。 | 12月 底前 | 联合发布调查信息。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关系处,四川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 |
|
22 | 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工作推进情况交流 | 开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工作推进情况交流。 | 12月 底前 | 开展两次推进情况交流。 |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力社保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社局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关系处,四川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 |
23 | 开展川渝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交流合作 | 开展川渝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座谈,加强合作。 | 12月 底前 | 开展交流合作。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关系处,四川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 | 川渝两地总工会、企联/企协、工商联相关处室 |
24 | 举办西部仲裁院联盟活动 | 搭建平台、加强业务交流 | 12月 底前 | 召开座谈会。 | 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 四川省人社厅仲裁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仲裁处、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
25 | 研究并制定《劳动保障监察取证指引》 | 规范川渝两地劳动保障监察取证程序方式。 | 5月 底前 | 形成《劳动保障监察取证指引》文本。 | 四川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重庆市劳动监察总队 | 四川省劳动监察总队,重庆人社局劳动监察处 |
26 | 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协同 | 川渝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员培训 | 两地互派学员、师资,联合举办劳动保障监察员能力提升培训。 | 10月 底前 | 进一步促进两地劳动保障监察员能力提升。 | 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处,四川省人社厅劳动保障监察处 | 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
27 | 川渝跨区域劳动保障监察典型案例研讨会(轮值) | 剖析案例,总结经验,完善举措,并于2021年10月底前在重庆召开研讨会 | 10月 底前 | 形成案例汇编。 | 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四川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监察处,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
28 |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交流 | 就当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交流。 | 5月 底前 | 会议纪要、专题汇报。 | 四川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重庆市劳动监察总队 | 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监察处 |
29 | 落实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共享机制 | 两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处理对方所辖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时,将涉案单位的违法信息收集整理,每季度统一向对方通报,遇有重大案件随时通报。 | 每季度 | 专题汇报及相关台账。 | 四川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监察处,四川省劳动监察总队 |
30 | 落实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制度 | 两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需要在对方异地调查、取证、送达劳动保障监察文书的,可直接要求对方涉案所在地的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协助调查、取证、送达文书。 | 持续 推进 | 劳动保障监察跨区域协查台账。 | 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监察处,四川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 |
31 | 联合开展专项检查 | 组织两地交叉执法检查,互派人员参加对方专项检查活动 | 10月 底前 | 通过联合专项执法提高用人单位自觉守法意识和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 | 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监察处,四川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 |
32 | 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协同 | 落实区域内异地劳动保障权益救济制度。 | 川渝两籍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在法定期限内,可以持相关证据材料,可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异地投诉。 | 持续 推进 | 拓宽劳动者异地劳动保障权益救济渠道,加大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 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四川省劳动监察总队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监察处,四川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 |
33 | 联合召开典型疑难案例研讨会 | 促进两地办案经验交流。 | 12月 底前 | 召开研讨会。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仲裁处,四川省人社厅仲裁处 | 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
34 | 联合举办仲裁员培训班 | 提升两地仲裁员业务能力。 | 12月 底前 | 举办培训班。 | 四川省人社厅仲裁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仲裁处 | 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
35 | 共享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数据信息 | 实现两地办案数据共享。 | 12月 底前 | 建立季度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并常态化实施。 | 四川省人社厅仲裁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仲裁处 | 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
36 | 仲裁办案业务合作 | 依法办理跨地区案件。 | 12月 底前 | 建立案件办理合作机制,并常态化实施。 | 四川省人社厅仲裁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仲裁处 | 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
37 | 深化农民工服务保障协作 | 共同举办川渝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 | 举办川渝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延续前三届四川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做法,将参赛对象由川籍农民工扩展到川渝籍农民工。 | 12月 底前 | 评出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奖项。 | 四川省人社厅农工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农民工处 | 四川省农民工服务中心、四川省文化馆 |
38 | 深化农民工服务保障协作 | 共同举办第二届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 | 在四川举办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评选奖励返乡创业项目。 | 12月 底前 | 评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奖项。 | 四川省人社厅农工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农民工处 | 四川省农民工服务中心 |
39 | 农民工博物馆展品共享 | 搭建农民工博物馆陈展物品共享机制。 | 持续 推进 | 在两地博物馆流动陈展川渝农民工展品。 | 四川省人社厅农工处、农民工服务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农民工处 | 川渝两地市、县(区)人社局,四川相关市(州)、县农民工服务中心 |
40 | 共同举办“重庆农民工日”活动 | 开展农民工就业招聘、创业成果展和就业创业及服务保障政策宣传。 | 12月 底前 | 专场招聘川渝籍农民工,展览川渝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果。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农民工处,四川省人社厅农工处 | 川渝两地市、县(区)人社局,四川相关市(州)、县农民工服务中心 |
41 | 推进社会保险服务协同 | 推进养老保险政策协同 | 两地就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机保“中人”养老待遇平稳衔接等重大政策保持沟通,共同向人社部汇报,争取支持。 | 11月 底前 | 在涉及研究制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机保“中人”养老待遇等养老保险重大政策时,应充分交流沟通,必要时共同向部请示汇报,待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正式出台相关文件。 | 四川省人社厅养保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养老处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42 | 召开片区养老保险工作研讨会 | 两地联合举办片区养老保险工作研讨会,邀请人社部有关领导和部分省(区、市)参加。 | 10月 底前 | 召开研讨会。 | 四川省人社厅养保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养老处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43 | 推进社会保险服务协同 | 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网上办” | 受理川渝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网上申请,实现网上通办。 | 12月 底前 | 川渝两地参保人通过手机APP提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申请,完善养老保险关系办理进度情况查询。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养保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养老处 |
44 | 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加速办” | 探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 | 12月 底前 | 探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形成转移结算办法,明确实现标准及经办模式,确定部分地区先行试点。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社局信息中心 |
45 | 灵活就业人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 | 在两地手机APP中新增农民工、新业态新经济平台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体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模块。 | 6月 底前 | 川渝两地农民工、新业态新经济平台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不受户籍限制,通过手机APP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登记。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46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 | 在两地手机APP中新增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模块。 | 6月 底前 | 川渝两地城乡居民按户籍地通过手机APP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47 | 以个人身份暂停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在两地手机APP中新增个人身份职工养老暂停参保模块。 | 6月 底前 | 川渝两地灵活就业人员通过手机APP办理个人身份职工养老暂停参保。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48 | 推进社会保险服务协同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暂停参保 | 在两地手机APP中新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暂停参保模块。 | 6月 底前 | 川渝两地城乡居民通过手机APP办理个人身份职工养老暂停参保。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49 | 个人基本信息变更 | 在两地手机APP中新增个人参保基本信息变更模块。 | 12月 底前 | 川渝两地参保人通过手机APP办理个人参保基本信息变更。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50 | 个人参保证明查询打印 | 在两地手机APP中新增个人参保证明查询打印模块。 | 12月 底前 | 川渝两地参保人通过手机APP办理个人参保证明查询打印。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51 | 单位参保证明查询打印 | 在两地手机APP中新增单位参保证明查询打印模块。 | 12月 底前 | 川渝两地参保单位通过手机APP办理单位参保证明查询打印。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52 | 职业年金个人权益记录单查询打印 | 在两地手机APP中新增职业年金个人权益记录单查询打印模块。 | 12月 底前 | 川渝两地参保人通过手机APP办理职业年金个人权益记录单查询打印。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53 | 推进社会保险服务协同 | 协同开展川渝两地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 持续优化川渝两地人社APP“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线上模块和两地养老保险业务信息系统待遇资格认证线下模块,实现养老待遇资格“就近认”,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川渝两地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对线上线下“就近认”、自助认的普及率和认可度。 | 12月 底前 | 通过川渝两地人社手机APP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模块和川渝两地养老保险业务系统资格认证模块,实现养老待遇资格“就近认”、线上线下同步认证,并实现线下认证服务网点向村(社)延伸。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54 |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资格认证 | 持续优化川渝两地人社APP“工伤待遇资格就近认”线上模块和川渝两地工伤保险业务系统资格认证线下模块,实现工伤待遇资格“就近认”,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川渝两地1-4级工伤职工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资格认证社保经办机构、乡镇(街道)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和满足条件的村(社区)服务网点都能办理,川渝两地全域实现待遇领取资格互认互办。 | 12月 底前 | 通过川渝两地人社手机APP工伤待遇资格认证模块和工伤保险业务系统资格认证模块,实现工伤待遇资格“就近认”线上线下同步认证,并实现线下认证服务网点向村(社)延伸。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55 | 推进社会保险服务协同 |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领取抚恤金资格认证 | 持续优化川渝两地人社APP“工伤待遇资格就近认”线上模块和川渝两地川渝两地工伤保险业务系统资格认证线下模块,实现工伤待遇资格“就近认”,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川渝两地工伤职工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资格认证社保经办机构、乡镇(街道)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和满足条件的村(社区)服务网点都能办理,川渝两地全域实现待遇领取资格互认互办。 | 12月 底前 | 通过川渝两地人社手机APP工伤待遇资格认证模块和工伤保险业务系统资格认证模块,实现工伤待遇资格“就近认”线上线下同步认证,并实现线下认证服务网点向村(社)延伸。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56 | 工伤事故备案 | 在川渝两地手机APP“川渝人社合作服务专区”中新增工伤事故备案模块。 | 12月 底前 | 通过手机APP“川渝人社合作服务专区”功能模块进行工伤事故备案。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工伤处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社保局、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57 | 工伤异地居住(就医)申请 | 在川渝两地手机APP“川渝人社合作服务专区”中新增工伤异地居住(就医)申请模块。 | 12月 底前 | 通过手机APP“川渝人社合作服务专区”功能模块进行工伤异地居住(就医)申请。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 |
58 | 川渝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协作 | 两地建立违规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协查制度,实现违规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调查结论互认,实施违规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联合追缴。 | 12月 底前 | 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基金监管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基金监管处 |
59 | 推进社会保险服务协同 | 加强人员交流合作 | 两地开展重点工作及经办工作研讨,加强相互学习借鉴。 | 12月 底前 | 召开专题研讨会或开展调研活动。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养保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养老处 |
60 | 开展社保联合宣传活动 | 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多样灵活的宣传手段,拓展新媒体和线上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川渝社会保险服务协同成效进展,增强群众获得感,引导群众使用两地政府、人社线上服务平台等便捷服务方式。 | 12月 底前 | 异地居住的参保人员可以就近了解相关政策、办理流程及社保权益等。 | 四川省社保局,重庆市社保局 | 四川省人社厅宣传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政研处(宣传处) |
61 | 探索建立两地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 | 在部分地市/区县试点建立两地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实现劳动能力鉴定专家资源共享。 | 12月 底前 | 部分地市/区县共享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 | 四川省劳动能力鉴定中心,重庆市社保局 |
|
62 | 实现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互认 | 两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可相互委托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医学检查。 | 12月 底前 | 医学检查报告、鉴定专家诊断互认并转交委托方。 | 四川省劳动能力鉴定中心,重庆市社保局 |
|
63 | 实现工伤认定协查结果互认 | 两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相互委托开展工伤认定调查。 | 12月 底前 | 工伤认定委托调查结果转交委托方 | 四川省人社厅工伤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工伤处 |
|
64 | 推进社会保险服务协同 | 实现两地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 | 依托川渝人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失业保险关系协查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均可办理川渝间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 | 10月 底前 | 两地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 | 四川省就业局,重庆市就业局 | 四川省社保局 |
65 | 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协作 | 加强技工教育交流合作 | 加强师资交流学习。 | 12月 底前 | 互派技工院校教师学习交流。 | 四川省人社厅职建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职建处 | 四川省职业培训指导中心,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
66 | 促进职业技能评价交流合作 | 推进专项职业能力开发合作。 | 12月 底前 | 结合川渝两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开发新职业,共同编制职业技能标准或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 | 四川省人社厅职建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职建处 | 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
67 | 促进技能人才评价交流合作 | 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互通。 | 12月 底前 | 大力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数据互通。 | 四川省人社厅职建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职建处 | 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
68 | 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协作 | 促进职业技能大赛交流合作 | 参赛选手互训,竞赛专家队伍共建共享,共同打造职业技能竞赛品牌。 | 12月 底前 | 与四川省共同承办首届全国新职业大赛。以川菜、小面、火锅、建工、汽车、电力等赛事为龙头,与四川联合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打造“巴蜀工匠”职业技能品牌。 | 四川省人社厅职建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职建处 | 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
69 | 推进人事人才工作协同 | 共同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 | 通过召开政策交流研讨会或者共同开展调研,川渝两地共享试点经验、交流工作情况,平稳有序推进该项制度落地落实 | 12月 底前 | 共同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或方案 | 四川省人社厅事管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事业处 |
|
70 | 加强川渝两地引才用才合作 | 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事业单位人才政策联合调研,合作搭建引才平台,促进两地人才有序流动。支持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在川渝两地挂职兼职、创新创业 | 12月 底前 | 召开川渝两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研讨会,开展两地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相关活动 | 四川省人社厅事管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事业处 | 四川省人社厅流管处,省人才交流中心 |
71 | 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件事”服务协作 | 围绕“办事环节能少尽少、申报材料能减尽减、办理时限能短尽短”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川渝两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件事”服务协作 | 12月 底前 | 加强业务标准制定、运行机制建立、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推动川渝两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网上办理 | 四川省人社厅事管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事业处 | 四川省人社厅工资处、专技处、信息化处,省社保局 |
72 | 推进人事人才工作协同 | 促进两地博士后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 从平台共享、联盟共建、服务联动、交流互动等方面促进两地博士后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 4月 底前 | 签署《川渝博士后人才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 四川省人社厅专技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专技处 |
|
73 | 构建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 | 推动两地博士后工作交流合作。 | 12月 底前 | 建立博士后人才发展联盟,持续扩大两地博士后联合培养规模。 | 四川省人社厅专技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专技处 |
|
74 |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合作 | 互派学员参加高级研修项目。 | 12月 底前 | 互派学员参加高级研修项目。 | 四川省人社厅专技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专技处 |
|
75 |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互认机制 | 开通两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查询、核验系统接口。分系列(专业)推进川渝职称互认。 | 12月 底前 | 川渝两地联合印发有关职称、职业资格互认工作通知。逐步实现两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在线查询、核验及其他场景应用。 | 四川省人社厅专技处、省人事考试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专技处、市考试中心 |
|
76 | 开展人事考试命题协作工作交流 | 举办人事考试命题工作交流会,交流研讨命题工作经验和命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拓展命题协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从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面试,逐步拓展到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多类别命题专家的互派与交流。加强人事考试机构互派命题工作人员参加对方入闱命题、审题工作以及常态化命题、审题工作。 | 12月 底前 | 举办1-2次人事考试命题工作交流会;互派专家数量不少于20人次;互派人事考试机构命题工作人员参与命题审题工作不少于4次。 | 四川省人事考试中心 | 重庆市考试中心 |
77 | 推进人事人才工作协同 | 促进专业技术人才交流 | 互派专家参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家智力服务活动。 | 11月 底前 | 成功举办活动。 | 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 | 重庆市专家服务中心 |
78 | 两地同时上线电子职称证书 | 推动职称证书改革,上线电子职称证书时,不再发放纸质职称证书。 | 12月 底前 | 实现两地职称证书电子化。 | 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重庆市专家服务中心 | 四川省人社厅专技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专技处 |
79 | 开展高层次专家联谊交流活动 | 共同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联谊交流活动。 | 12月 底前 | 构建两地专家合作交流机制。 | 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 | 重庆市专家服务中心 |
80 | 推进人社重大公共政策及保障措施协同 | 持续落实重大政策出台前相互沟通协商机制 | 在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阶段,由起草单位主动跟对方相应的业务单位进行沟通对接,表明起草意图,协商研究相关问题,推动重大政策制定协同化。 | 全年 | 起草单位在提交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时,需备注双方之间沟通协商情况。 | 川渝两地人力社保部门政策起草单位 | 四川省人社厅法规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法规处 |
81 | 定期召开行政争议案件研讨会 | 召开两地人社行政争议案件研讨会,介绍案件办理情况及典型案例,交流学习办案经验,推动统一两地行政执法裁量标准。 | 12月 底前 | 尽量不发生因两地地域差异导致的情形相同、办理结果不同的行政执法案件。 | 四川省人社厅法规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法规处 | 四川省人社厅、川渝两地涉及行政争议案件的业务单位 |
82 | 协同推进人社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规范化 | 规范两地人社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 | 12月 底前 | 规范两地行政许可办理项名称、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 | 四川省人社厅法规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法规处 | 川渝两地人力社保部门行政审批业务负责单位 |
83 | 推进人社重大公共政策及保障措施协同 | 推动建立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 | 推动社保卡在文化旅游等川渝区域内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领域中的应用。 | 10月 底前 | 持卡人凭社保卡在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公共图书馆和重庆市图书馆实现信息馆级互认和图书通借通还。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社保卡中心 |
|
84 | 推动区域内社保卡异地取款、跨行取款不收或少收手续费 | 召集还未出台社保卡跨行金融手续费减免优惠措施的发卡银行,研究工作推进具体举措,出台费用减免相关措施。 | 6月 底前 | 川渝两地更多发卡银行出台社保卡区域内跨行金融手续费减免优惠措施。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社保卡中心 |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四川各级人社局信息中心、社保卡合作银行 |
85 | 召开社保卡川渝通办工作座谈会 | 召开工作会,总结社保卡川渝通办前期工作,研究商讨下一阶段工作;对四川、重庆各地社保卡工作人员开展川渝通办业务培训。 | 9月 底前 | 召开座谈会。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社保卡中心、信息中心 |
|
86 | 加强社保卡、电子社保卡跨区域协同、跨地域服务及应用 | 通过川渝两地协办,实现社保卡现场申领、补领、换领、换发的异地办理。改造卡管系统,定制异地卡申办受理模块;上线前开展工作专题部署及业务培训等。 | 6月 底前 | 群众在社保卡川渝通办服务网点,直接可以异地办理社保卡,实现川渝两地社保卡现场申领的通办。 |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信息中心、社保卡中心 | 川渝两地各级人社局信息中心、社保卡合作银行 |
87 | 深化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合作,推动更多公共服务事项共享互认 | 认真落实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加快系统对接,10月底前全面推动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上线运行。 | 10月 底前 | 实现更多服务事项川渝人社通办,形成川渝人社合作阶段性成果展示。 | 四川省人社厅办公室,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办公室 | 川渝两地省市人力社保部门各相关业务单位 |